时入秋凉,燥意将人体精气向下收引,体内湿浊之气也向下沉降,身体上部,尤其心肺及上呼吸道,会感觉燥渴多饮,甘酸生津的美食,是入秋最佳之选。这些甘酸美食,除当令水果外,还有酸奶!
酸奶,从中医性味划分
1/3是典型的甘酸生津补虚之物。
从营养学角度,由于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并将大分子难消化的酪蛋白预分解成小分子游离酪蛋白,分离出可溶性碳酸钙,因此:
2/3让人体更容易消化乳类蛋白质和钙;
另一方面,酸奶中含有益生菌群
3/3可补充人体因虚劳损耗而导致肠道有益菌群减少或失衡,帮助人体保有吸收营养的能力。
以上三点原因,使人们对酸奶的营养价值充满期待与依靠,不少营养指南更提出,以每日一杯酸奶的频率,更好的补充营养,维持身体健康。
本期俏佳人携手楚惠老师尝试多角度解构一下,如何才能让酸奶制品成为更适合我们的“益生品”。
不是营养好就能受益我们评价任何一款食品或药品,均是以吃用者是否真正受益来衡量。
比如一根香蕉对于一个身体健康强壮,体能消耗大的人来说,不但能充饥,更能补充营养及能量。但对于一个脾胃极度虚寒的人来说,您给他一根香蕉,他吃了以后,有可能因他身体精气不能运化香蕉的寒湿,反而造成气阻不通的晕倒甚至窒息。
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这个天时吃一个橘子,正好生津解渴,酸甘和味,但如这个橘子给一个处于寒湿痰咳的人吃了,此人有可能咳嗽至晚上都停不下来。
从人乳讲起先看以下对比列表:
以上资料归纳自:《中药大辞典》和《中华本草》。
从以上物性得知,人乳性平,牛乳微寒,羊乳微温,您现在的体质状况适合食用哪一种乳类,可基本有个方向了。
蛋白质高或钙质高,即为好乳品?一些指南会根据乳品蛋白质和钙的含量,来建议人们选用指向,但奶类的钙大部分以复合形式存在于酪蛋白胶粒中,食用者能否从中消化与吸收,是更需要考虑的问题。
1
从蛋白质的构成分析
人乳的蛋白质构成以乳清单白为主,比较容易消化,尤其是半岁内的婴儿,母乳是最适合的食物。
酪蛋白是一种难以消化的蛋白,尤其是其他动物类的酪蛋白,脾胃消化吸收不好的人,如摄入太多非人类的酪蛋白,会造成湿阻痰饮,甚至积聚成瘤的慢性疾病,甚至重大疾病,这点在很多欧美研究机构已经有文献或成书记载,并非危言耸听。
若因母亲特殊原因不能喂养母乳的话,只能喂养强化了乳清蛋白,并降低酪蛋白含量的婴儿配方奶粉。这类配方奶粉除去掉部分酪蛋白,增加了乳清蛋白,去除大部分饱和脂肪酸,加入植物油,增加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加入乳糖,使糖含量接近人乳,降低矿物质含量以减轻婴幼儿肾脏负担,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某些氨基酸,使之最大限度地接近人乳,符合婴儿消化吸收和营养需要。降低伤害宝宝肠胃的风险。
除了必须谨慎选择各阶段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外,针对特定时期的妇女和不同年龄段的老人,都有相关的配方奶粉可供选择,我们在选购时,读通这些配方奶粉的营养构成标签,确认是否符合自身所需,至关重要。
2
再回到中医对乳品治疗的禁忌归纳
综上,人乳是未断奶婴儿的必须食物与营养来源,一周岁以上的人类,均以谷食为主的食物,来维持后天营养所需。因而,人奶并非我们每天必须的食物与营养品。
其他哺乳类动物,在断乳后,也不需每天饮用动物妈妈的奶来维持生命,因此,人类为何要以每天一杯动物奶,强壮一代成年人的不合理逻辑来消费“不正常”的奶源呢。这里的“不正常”特指针对庞大的消费人群,以有待斟酌的饲、挤、加工方式生产出来奶类商品。这里不作展开。我们只需要明白,动物乳品,仅仅只是普通食品,而不是人类必须的营养品就可以了。
不少身体寒湿的朋友,在饮用牛乳制品后,觉得舌头白厚,腻滑,大便不爽,胃口不舒,说明乳品作用于身体后已产生寒湿状态。有不少一直饮用动物乳品或奶粉的小朋友,反而积食黄瘦,感冒咳喘不断,而这些症状在停止食用乳制品后,会减轻甚至自然消失。中医的判断是,这类人群的脾胃虚弱,承受不了乳品的寒湿,因而产生相关反应。
中医治症中
乳品用法需讲究配伍和用量参考牛乳各家应用论述:
1、《千金·食治》:"入生姜、葱白,止小儿吐乳。补劳。"
2、《本草拾遗》:"黄牛乳,生服利人,下热气,冷补,润肌止渴;和蒜煎三、五沸食之,主冷气,痃癖,羸瘦。"
3、《本草纲目》:"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润大肠,治气痢,除疸黄,老人煮粥甚宜。"
4、《千金方》:“治大病后不足,万病虚劳:黄牛乳一升。以水四升,煎取一升。如人饥,稍稍饮之,不得过多。”
5、《丹溪心法》:“治翻胃:牛乳一盏,韭菜汁二两。用生姜汁半两,和匀温服。”
6、《千金方》:“治小儿哕:牛乳、生姜汁各五合。煎取五合,分为二服。”
如何让乳品更好地被消化?天然动物乳品里,难消化的主要是大分子酪蛋白及饱和脂肪酸。而经过多道工序的商业乳制品中,除灭菌温度已经让乳制品的营养成份损失不少外,另外添加的复杂成份,如增稠剂,调味剂等,对于脾胃不好的人类来说,往往反成负担。
因此,从健康角度,建议选用只经过简单杀菌的短保鲜期乳品,少饮用经过复杂加工,保持期长的乳制品为上策。
利用天然食品的预分解作用,是比较好的方法:比如姜撞奶、木瓜奶。
因生姜,木瓜里含有丰富的蛋白酶,这两种烹饪方法做出的牛奶凝固效果,是酪蛋白被蛋白酶解构后成为小分子游离酪蛋白,它们因电极相吸而聚合结块,食用这两种奶制品,会让身体消化负担减轻,对于身体虚寒的人,更推荐姜撞奶,生姜平衡了牛奶的微寒性,温热的食用姜撞奶,会降低身体对牛奶的寒湿反应。
因为生姜与木瓜蛋白酶的存活温度都不能太高,因此烹饪成功的关键,是乳品的温度不能太高,只需加热到90度左右则可离火,快速撞到生姜汁,或倒进切制好的木瓜小块里,静待乳品凝结后食用,木瓜奶凝结的速度会比姜撞奶慢一些。
哪个热量更高?更难被消化?回归开篇的问题
如何让酸奶成为身体的“益生品”酸奶的原理,是乳品中乳糖在接种乳酸菌的作用下,首先被分解为单糖,继而生成乳酸;乳酸再使奶酪蛋白中的胶体磷酸钙转变成可溶性磷酸钙,酪蛋白稳定性下降,在PH4.6-4.7时,生成游离酪蛋白,并发生相吸凝集沉淀,整个过程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最终形成风味特别的酸奶。
经过了乳酸菌的预分解生成的酸奶,会让我们对于动物乳品蛋白质及钙能更好的吸收与利用,在享受风味乳品之余又避免给脾胃造成负担,产生种种不适的副作用。但对于选择何种酸奶,是有讲究的。
先参考一下酸奶的分类:
1
按成分的组织状态分类
①凝固型酸乳:其发酵过程在独立包装容器中进行,从而使成品因发酵而保留凝乳状态;
②搅拌型酸乳:成品是先发酵后灌装得到的。发酵后的凝乳已在灌装前和灌装过程中搅碎而成黏稠状组织状态。
2
按成品口味分类
①天然纯酸乳:产品只由原料乳加菌种发酵而成,不含任何辅料和添加剂;
②加糖酸乳:产品由原料乳和糖加入菌种发酵而成;
③调味酸乳:在天然酸乳或加糖酸乳中加入香料而成;
④果料酸乳:成品是由天然酸乳与糖、果料混合而成;
⑤复合型或强化营养酸乳:通常在酸乳中强化不同的营养素(维生素、食物纤维等)或在酸乳中混入不同的辅料(如谷物、干果等)而成。这种产品在西方国家极为盛行。
在家自制酸乳,可以制成最少工序的“凝固型的天然纯酸乳”,在食用的时候,再加上一些时令新鲜水果,如成熟百香果,蜂蜜等,制成活性营养成份更高,更适宜人体消化吸收的风味食品。
自制酸奶,更新鲜纯粹1、选用奶源好的羊奶或牛奶:仅经过巴氏杀菌(低热杀菌)处理,保质期只有1-3天的“屋仔奶”;
2、选购品质保证的乳酸菌,进口或国产均可,或以少量大品牌的凝固型酸奶作为菌种。
3、干净玻璃杯中倒入刚打开的屋仔奶,放入占奶量4%的菌种,搅匀,用保鲜纸或盖子盖好玻璃杯。
4、将玻璃杯放进酸奶机,或电饭煲,或烤箱等恒温器中,保持温度为40度。5-6小时后,当奶品出现凝固时,表明酸奶已经发酵好,此时可加入新鲜水果直接食用,或放于冰箱隔天食用。
若您觉得以上工序都不方便,还是宁愿选购商场中的酸奶时,建议还是遵循简朴原则,宁愿选择独立发酵的凝固型酸奶,即使他们肯定都加了点糖,但总比于大罐发酵后,搅碎,加入其他食用明胶作为增稠剂,再分别罐装的酸奶更纯粹,更好消化。
喝酸奶的好处增加肠道菌群
建议专项补充能到达肠道的益生菌
建议经常饮用酸奶的指引,除补充蛋白质及钙质的理由外,是补充失衡或损耗的肠道菌群,但据医疗界人士建议,假若肠道真的发生菌群失衡或损耗,专项补充能直接到达肠道的益生菌胶囊,是更靠谱的做法。
理由很简单,肠道菌群失衡或损耗的人士,脾胃功能通常也好不到哪里去,常规的酸奶或乳酸饮品,虽说含有一定数量的益生菌,但数量不及专项补充的需求,在经过消化道的消化过程中,已经损耗不少,真正到达肠道的益生菌不多。而酸奶及乳酸饮品所附带的蛋白质,糖份等,反而会增加这类不健康人群的脾胃负担,因此,正确的综合判断身体状况,采取更有效的补充手段,更为实际。
从补充钙质及蛋白质角度
奶制品并不是唯一选择
无数科研及民间的指引已经表明,要有效补钙,首先明确自身是否缺钙。真的要补,很多蔬菜、水果,果仁类食品中,也含有丰富的钙源,因此乳制品并不是唯一的钙源所在。
蛋白质方面,鸡蛋的蛋白质构成,最贴近人体所需,也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更提倡每天食用一个鸡蛋,脾虚瘦弱人士也可多吃鸡蛋蛋白。
从今天起,不再纠结,根据自身承受能力,合理饮食,轻松生活!
以上文字素材由楚惠老师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