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外联内畅构建立体交通网上虞交通重点基础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419/o7vexcn.html

路在延伸,梦在生长。一张气势恢宏、五彩纷呈的立体交通网络,在虞城大地加速编织。“十三五”期间,我区交通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亿元,公路通达总里程公里。

五年间,融杭联甬接沪,上虞步履不断加快。杭绍台铁路上虞段、群贤路东延、上浦船闸加快建设,城际铁路正式连接杭州。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正蕴藏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

五年间,上虞客运中心、萧山机场上虞航站楼投入使用,三环线全环贯通,公里美丽公路(航道)相继完成创建,所有行政村、百分之八十的自然村都通上了公交。辐射城乡的交通网,让越来越多的上虞人“说走就走”,惬意地拥抱绚烂广阔的世界。

水陆并进打通“大动脉”

“十三五”期间,区委区政府把“大交通”作为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随着越来越多“大动脉”的贯通,上虞加速“接轨”发展前沿。

杭甬高铁、萧甬铁路以及在建的杭绍台高铁为基础的“两横一纵”,这是上虞铁路网在“十三五”末的样子。城市外联,正越来越通畅。目前,杭绍台铁路上虞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9%,沿线架梁工作已完成约92%。从高空俯瞰,水陆之间已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杭绍台铁路全长公里,连接杭州、绍兴和台州。上虞段起于道墟街道新屯南村,经过道墟、东关、长塘、汤浦、上浦、章镇,上虞境内长约27.2公里。全线建成后,将实现浙江省一小时交通圈,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两年前,上虞喜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上虞航站楼,提前办理乘机手续、行李托运,“绿色通道”方便不止一点点。如今,杭绍台高铁加快建成,上虞人到萧山机场又多新选择,12分钟到绍兴北站,再10分钟直达萧山机场。同时往北可达上海、江苏以及山东等地区,往南可达深圳、广州等东南沿海地区。而杭绍台上虞南站,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比绍兴东站更加雄伟。目前上虞南站正在紧张施工中,计划在年底前与杭绍台铁路同步开通运营。

高速公路方面,市民期待已久的杭绍甬高速公路上虞段及崧厦连接线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杭绍甬高速公路上虞区段主线全长约14.24公里,为连续性高架,通过崧厦连接线与新建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公路相连,上虞境内设立崧厦互通和盖北互通,同步建设滨海枢纽与常台高速互通。建成后,上虞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将更加完善,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

国道方面,国道上虞盖北至道墟段公路已开工建设,该条国道连接余姚和滨海新城,建成后,既是融杭联甬快捷通道,也将有效减少我区城北过境交通流,极大缓解目前石狮商贸城区域国道的交通拥堵状况。

“十三五”期间,我区内河水运复兴也迎来了黄金时代。年以来,按四级航道、通航吨级船舶标准改造36.77公里,一条条绿色航道正成为我区对外运输的大通道。年,我区第一个集装箱码头正式投入使用,开启上虞水运集装箱从无到有的序幕,累计完成集装箱装卸标箱。12月11日上午,上虞至宁波港航线试运行,标志着集装箱海河联运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预计为区内企业至宁波港的每标箱货物节省运费超元,有力推动企业减负。

在上浦闸南侧,总投资约6亿元的吨级曹娥江上浦船闸及28.千米航道工程正抓紧施工。预计至年底前桥梁标完工,船闸标完成工程量至60%,“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4个亿。这是我区南北水运复兴通道建设的关键一环,建成后将打通绍兴中南部地区与沿海港口、长江经济带水运通道,我区黄金水道又将迎来新的跨越。

织密路网畅通“内循环”

近日,群贤路三期工程传来喜讯,工程主体已全部完工,正紧锣密鼓进行收尾施工,12月底将正式通车。群贤东路工程全长13.86公里,三期道路为6.4公里,占了整个工程的近一半,穿越道墟、曹娥街道所属七个行政村,东延至人民西路和南北中心大道交叉口。

作为我区首条高架快速路,全程为全立交、全高架,沿途不设置红绿灯,如果按道路设计时速80公里计算,从我区人民西路出发到绍兴袍江只要15分钟。“群贤路四期”——南北中心大道快速路项目,是群贤路连接主城区的快速通道,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计划今年年底前动工建设。

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不仅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家住高丰家园的市民陈峰常往来于上虞和越城之间,乘坐风情旅游新干线成为他上班的必选交通工具。“速度快、环境美,而且经济实惠!”陈峰说,以前开车上班路上特别堵,现在还能欣赏沿路风景,心情也变得舒畅。“十三五”期间,利用萧甬铁路富余运力,绍兴风情旅游新干线顺利开通。由钱清至上虞,设置3个站点,于年9月29日开通;年7月10日,与宁波至余姚城际铁路贯通运营;年7月1日,绍兴城际铁路开进杭州南站,正式成为杭绍甬城际列车,使铁路班列公交化。

对于家住盛丰新村小区的郑师傅来说,三环线的贯通让他的上班路更加便捷与畅通。年12月,三环东路快速路正式通车,城南、城西、城东、城北形成一个完整的环线,城区主干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环通。“最直接的好处是车辆行驶不必再在市区内绕行。”郑师傅每天一早赶去梁湖的工厂上班,他欣喜地说,三环东路开通后,花在路上的时间至少缩短一半。随后,我区又陆续对三环东路快速路两侧匝道施工,连接人民大道东段和三环主线道路,增设绿化、照明等设施,让城市路网变得更全面,居民出行也更加便利。

越来越密的交通路网,正进一步畅通“内循环”。随着宽阔的驿丰公路、黄潘公路、五长公路和百五公路等一系列区域骨干线的拓宽建设,虞南与虞东、虞北片区的通行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据统计,5年来,我区共完成长海线改造工程、章路线大中修、梁章线大中修等33个县道改造建设任务,总里程达公里,累计完成投资额11.63亿元。

民生为本改善“微循环”

如果说高速公路、国省干道是“大动脉”,那么乡道、村道就是“毛细血管”。近年来,我区依托“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高起点、高质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全力打通区内“微循环”,让经济动脉越发强健通畅。

据统计,年以来,上虞已投入资金15.8亿元,建设提升乡村公路公里。在改造提升过程中,我区始终坚持高标准推进,大部分按照四级公路双车道等级标准进行改造,打造了一大批美丽乡村公路示范乡镇,全力疏通城乡“小血管”。

“多亏了芦泰公路通车,樱桃、板栗这些土货我们再也不用挑着出山去卖了。”70岁的下管镇芦山村村民丁万松一脸兴奋地说,这条“虞南小环线”打通后,把市区、外地的游客引到了山里头,进出便利了,再也不用头疼樱桃、板栗等农产品的销路问题了。“现在我们村已经有多亩樱桃林,一年能为村民带来多万元的收入。”芦山村村干部说。

近年来,我区对芦山—泰岳、铁路桥—茅家溪—下闸头、横塘—徐家岙、丁宅关山大桥—章镇张村公路等四季仙果采摘游重要通道进行新改建,盘活了沿线的山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喜笑颜开。美丽公路网已串联起全区星级采摘基地,激活近20万亩“仙果”,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在道路建设的同时,我区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村公路亮化工程。年以来,我区县道公路投入资金万元,累计完成公里路灯安装,县道路灯覆盖率达93%。乡村公路投入资金万元,累计完成路灯亮化公里。如今,星星点点的路灯如同镶嵌在夜幕中的颗颗明珠,照亮了农村公路,也点亮了村民们的幸福生活。

“路修好了,公交车也通了,出行很方便,竹子、茶叶都能变成钱了。”陈溪乡旭峰村的王大爷深有感触,自从通村道路拓宽通了公交之后,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将自制的扫帚背上公交车运到城区的市场上出售。利用山上的毛竹废料制作扫帚,每月可收入元。

“十三五”期间,我区所有行政村、百分之八十的自然村都通上了公交。布局合理、换乘方便、安全舒适的公交网络基本形成。目前全区在营公交车辆,在营公交线路达到条,夜公交17条,总里程达.3公里。随着我区50只候车亭电子站牌设立和区客运中心人脸识别系统的启用,我区智慧公交进一步提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